X
分享到 - 微信

坚定信心 战疫必胜 | 他们,奋战“疫”线披荆斩“疾”

2021-11-16 09:43:58 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疫情袭来,考验无处不在。在大家熟知的“白衣天使”“志愿红”的背后,还有这样一支疾控队伍:他们如一颗颗小而坚固的“螺丝钉”,强力嵌入疫情防控链;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定地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让疾控这面旗帜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流调队紧张忙碌的工作。

微生物检验科人员正在进行数据报送。

11月11日晚,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的实验室灯火通明,科长何锋正在紧张有序地做着核酸检测。连日来,包括何锋在内的微生物检验科8名工作人员,分组12小时一轮换,24小时坚守岗位,每天对送来的近2000份核酸样本进行检测。

样本提取属于高风险操作,吸取样本,放入裂解剂、灭活,提取核酸……固定动作不断重复,虽然枯燥,但大家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必须全神贯注。”何锋目光沉着地关注着实验室内每一个操作步骤并说道。

在完成核酸提取工作后,何锋和同事还要转战到另一间实验室进行核酸扩增,确定样本检测结果。从样本检测到结果分析是一个完整流程,几个小时下来,大家走出实验室,一个个脸上早已布满眼罩和口罩的勒痕。“只要检测需要,样本随到随检,保证及时出具检测结果。”面对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他们毫无怨言。

有的疾控人“24小时工位蹲”直面病毒,也有的疾控人“连轴转”充当“侦察兵”。他们,就是流调人员。

在市疾控中心,流调队共有18人,虽不像医护人员一样与病患亲密接触,但他们却像侦探一样在办案,抽丝剥茧地拼接碎片信息。

“你这段时间去过哪里?”“干过什么事?”“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接触过什么人?”……问题虽然简单,但各个环节却不能有丝毫遗漏,行踪要能相互印证。在详细地追问基本信息,查看核酸证明、行程码、健康码和缜密地推测后,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会呈现为一份详细的流调报告,为疫情防控风险提示研判提供科学依据。

流调溯源是与病毒赛跑的工作,快一分,扩散的风险就减一分;准一分,防控的效果就好一分。“我们必须一次次地与摸排对象沟通,核实曾去过的地方,并一遍又一遍核实与其在同一时空活动的人有哪些,以及有没有戴口罩等细节问题。”流调队成员马洁说,“流调工作要确保既不能漏判,也不能错判。”

分分秒秒,日日夜夜,流调队的工作人员就这样坚守着,他们用情、用心、用力做好流调工作。

“流调工作不分日夜,我们都是24小时待命,时刻保持战斗状态,一接到协查函,就配合公安、工信等部门开展排查,并马不停蹄地整理材料形成流调报告。”流调队成员刘颖迪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颖迪和丈夫何锋在疾控中心的不同岗位上“协同作战”,他们已经十多天没回家了。即使在同一个单位,忙着各自工作的夫妻俩也不能见面,4岁的儿子留给公婆照看。“疫情就是命令,要时刻心系群众的安危。虽然很累,但作为疾控人,只要群众需要我们,我们一定会挺在‘风雨’的最前面。”刘颖迪坚定地说。

战疫虽苦,但前路可期,这是疾控工作人员的信心和决心,更是他们的使命与担当。(记者 李薇 藏伟 实习生 黄佩佩文/图)


分享到

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