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创新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社会参与的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资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我市制定《农村闲置宅基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方案》为开展盘活利用指明了方向,出台《农村房屋规划建设置换出售租赁管理暂行办法》《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赋予宅基地和农房抵押、转让、退出、置换、租赁、入股、赠予等财产权益,活化了农村资源要素,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各县区成立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络平台,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一站式服务”,累计上线发布政策文件42个、实用法律法规9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额达到52亿元。
平罗县胜利村通过实施“一村一庄”试点项目,“空心村”整治整体退出村庄点5个,对保留村庄进行改造提升,为有住房需求的农户集中新建住房108套,配套建设污水管网、天然气管道、休闲生活广场等基础设施,盘活了宅基地,提升了人居环境。
大武口区龙泉村依托自然生态、人文资源,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经济,引进工商企业50余家,建设乡间别墅、田园香居等高端民宿,增加了农户财产性收入,解决了农户的创业就业难题。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86.6万元。
惠农区省嵬村结合“空心村”整治,先后将52户农民整体搬出西夏省嵬城遗址保护区,腾退土地面积150亩,在腾退的土地上建设了休闲用房和景观便道,为古城遗址的保护开发和休闲农业及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市统筹考虑村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传承,把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文物保护等工作结合起来,丰富了盘活利用方式。
目前,全市累计完成23个“空心村”庄点957宗闲置房地整治退出,清理腾退闲置建设用地5500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126宗1029亩,办理宅基地和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718笔3254万元,吸引返乡创业农民百余人,有效破解了乡村“建设用地制约、资金投入不足、产业人才缺乏”的困境,有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记者 董湘漪 通讯员 董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