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分享到 - 微信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丨农田放进“托管班” 农民有了“田保姆”

2021-08-09 12:29:18 来源: 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7月30日一大早,平罗县渠口乡阮桥村村民吴长荣开上自家的搂草机,准备外出打工。“连人带车,每年在外打工能赚3万多元。”吴长荣笑着说,除外出务工外,吴长荣家中还种着50亩水稻,如果是在以前,仅是自家田地里的活就够吴长荣忙活了,农忙时节还能外出打工是他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前几年,快到农忙时节就不敢出去接活了,即使有不错的工作也不敢去接,就怕家里的活忙不过来,偶尔接过几次,非常辛苦,要家里和外面两头跑。”吴长荣回忆说,而这一切在2020年发生了改变。

  自2020年开始,吴长荣把自家50亩水稻托管给本村名为宁夏众合兴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社会化服务主体,由该公司统一平整、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吴长荣每年向该公司支付约1.5万元的托管费用,最终的田间收益依然归吴长荣所有,这样算下来50亩水稻一年的毛利润能达到10万余元,与托管之前相比并无差别。但是田地托管后,吴长荣和妻子就不用再为田地操心,可以专心务工。吴长荣说:“全程机械化作业省工、省时、省肥,还省心,农忙也不耽误务工,收入更加可观了。”

  “以前大家都是‘小田作业’,各干各的,每到丰收时节,大型机械下不了田,造成了很多人工和机械上的浪费。村民将田地托管给我们后,我们变‘小田作业’为‘大田作业’,统一进行种植管理,这样既能节省种植成本和生产成本,还能释放本村劳动力,一举两得。”宁夏众合兴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维说。

  据了解,宁夏众合兴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是平罗县重点培育的社会化服务主体之一,是一家以农机作业、土地托管、农产品流通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2019年开始,该公司先后与周边430多家农户和10余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为他们提供农作物耕、种、管、防、收、售等单个生产环节统种托管或全程服务,村民将自家农田托管后,还能去该公司打工赚钱,实现了收入最大化。

  “我们本身也需要用工,一些村民就带着自家的农用机械到我们公司打工,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收入也很可观。”王维说。仅去年一年,该公司以农机作业、农产品流通、土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年累计收入200余万元,托管土地1.3万亩,释放劳动力1500人,带动就业80余人,公司、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新的产业联合体,实现了互利共赢。

  近年来,平罗县开展创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试点工作,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开展星级经营主体评定,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方面给予社会化服务主体政策和资金扶持,培育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其带动增收能力。截至目前,平罗县已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106家,评定星级社会化服务组织9个,为平罗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 米振卿 实习生 杨凯)

【编辑】郑楠 【责任编辑】刘健

相关推荐

热新闻